本報記者李文峰
  中國夢,教育情。
  作為湖湘文化的一大源頭,面對時代的呼喚,醴陵市秉承厚重的歷史底蘊和悠久的人文血脈,立足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穩居“全省四強”、“全國百強”,展開中國夢之現代、生態和幸福的醴陵篇章。
  “斯文一脈,厥盛千年。”近日,市委書記周曉理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醴陵東漢初置縣,宋元以來學風大盛,孕育了這座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明德至善、經世致用”的理想教育,對醴陵人才成長及區域發展影響深遠。
  周曉理說:“群眾最關切的孩子成長問題,是我們心裡的最大牽掛。它,維繫一個孩子的美好前途,決定一個家庭的幸福命運,攸關一個經濟強市的雄風再起。我們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推進教育高位均衡發展,要讓人人享有人生出彩、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譜寫出華彩爍爍的劃時代醴陵篇章!”
  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
  踏訪於瓷城醴陵,記者猶覺這裡校園的春色,因該市回應群眾期盼、促進教育公平而更加動人——“123”,數不盡“教育行動”的閃光足印;“哆唻咪”,奏出“天使戀曲”的悠揚旋律;“五彩筆”,濃情揮灑“教育理想”的絢麗光芒;“ABC”,不斷地傳來“理想教育”的探尋喜訊……
  從推心置腹的話語,到擲地有聲的回應,體現了一個市委書記的教育責任擔當!
  一切,為了生命的花朵在公平的陽光下燦爛怒放……
  經濟強市的強教目光遠大——切實負起責任,引領逐夢“理想教育”
  “明德至善”的石刻,矗立在淥江之東醴陵斯文發祥地梯雲閣所在的醴陵一中校園內,如今被升華為“立德樹人”的教育強市之魂;
  “經世致用”的石刻,矗立在淥江之西啟開“恩承北闕,道接東萊”學術淵源的淥江書院一旁,如今被強化為“人才為本”的經濟強市之策。
  兩塊石刻,一江之隔,東西合璧,輝映於醴陵人民的心中,屹立而成通古觀今的巍巍豐碑,無時無刻不在詮釋著教育的真諦!
  記者瞭解到,“立德樹人”,系我國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之魂,是我們黨的教育方針的最新概括,揭示了什麼是教育、怎樣發展教育的科學本質,回答了培養什麼樣的人和怎樣培養人的根本問題。
  而“人才為本”,一頭連著發展,一頭連著民生,承載著城鄉民眾的殷切期盼,關係到改革發展的穩定大局。
  二者要求更新教育觀念,推動內涵發展,為每名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
  緣於“明德至善、經世致用”的理想教育源遠流長,造就了醴陵一批又一批遍佈海內外的優秀學子,他們當中有李立三、左權、劉佛年、李鐸、彭道儒等大批革命家、軍事家和名流學者。
  其所以,陶瓷和花炮兩大傳統產業歷經千年長盛不衰唯有醴陵,而今多極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興起又旺醴陵,得力於而又正期待於無數的受到了這種理想教育升華的後起之秀,投身新創業,創造新輝煌,再造新醴陵。
  “教育與經濟一樣,是醴陵的品牌,是醴陵騰飛的翅膀。”周曉理說,只有全面協調教育與經濟這兩隻強市的翅膀,才會又穩又快地承載起我們醴陵人民比翼飛向幸福縣域。
  那麼,醴陵市又是如何引領逐夢“理想教育”的呢?
  必須讓學校成為完完整整的文化凈土!
  必須讓教師成為乾乾凈凈的職業園丁!
  必須讓學生成為健健康康的時代新苗!
  這便是周曉理用“心”繪出的“理想教育”新圖,飽含深深的教育憂患意識,昭示蓬蓬的教育自信意蘊。
  2013年9月10日,全國第29個教師節。在位處淥江之濱的醴陵大劇院,醴陵市教師代表與全市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及重教興學功勛人士,共處一堂,暢談今天的發展,展望明天的教育。
  當教育必須“三讓”從周曉理口中精彩成章吐露,劇院內頓時顯得特別的寧靜和美妙,似乎這一刻,從外面照進的陽光格外和煦,艷麗的光影里似有東來淥水的悠悠濤聲響起來,還有那靜穆千秋的淥江書院亘古回音……
  浸潤在這一刻,大家心中涌起觸動的漣漪——字字句句彰顯其胸懷“理想教育”的生態理念,對教育事業發展抱有熾烈摯情!
  認真地審視逐夢“理想教育”的群眾觀、教師觀和學生觀,醴陵市把更遠大的經濟強市的強教目光,置於植根於人民群眾中間去辦教育,從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打造與醴陵經濟強市地位及歷史人文底蘊相符合的優質教育品牌,真正讓每一個孩子受到理想教育。
  該市堅持教育工作優先研究、教育困難優先解決、教育經費優先投入“三先”理念,塑造德高為範育好人、學高為師教好書、嚴於律己做好樣的“三好教師”,打造名學校、名校長、名教師“三名工程”,推進“教育三年攻堅計劃”,促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三教”統籌,啟動取消學校行政級別,快速推進學校“去行政化”工作,回歸“教育本位”,確保“學有優教”。
  醴陵市教育局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從去年教師節大會以後,醴陵教育的地位又得到極大提高,市領導要求今後彙報教育工作要多談問題,市委書記周曉理常會給你當頭一問,“還有哪些問題需要研究解決”,對教育問題思考得深之又深,致力於通過查擺教育問題來比較教育差異、深化教育改革、創造教育優勢,持續地促進教育公平,切實地負起教育責任。
  針對逐夢“理想教育”中可預知的問題,醴陵市著重在人力資源、學校管理、教育投入、校車安全、教育督導等體制機制方面積極探索,推出切實可行的教育綜合改革“五項舉措”,激活教育“一池春水”。
  今年是教育綜合改革關鍵年。年初,周曉理書記、蔡周良市長親自主持召開了兩次加大財政對教育投入的專題會議,將投入的金額和項目逐一落實到位。市教育局負責人在記者面前豎起一根根手指列舉說,除了學校佈局調整及擴容改造、添置設備等計劃投入7000多萬元,還預算單列教育強市專項1000萬元,更讓教職員工振奮的,是住房公積金大大提標,增加到原來的5倍多……然後手指一收,僅此幾項增加1億多元。
  “教育成敗,關乎發展興衰;教育投入,關乎教育成敗。”周曉理表示,一定做到我們教育事業的經費撥款在株洲市縣、市、區以內達到最高。
  強教目光,因為鎖定理想教育而更加理性!
  經濟強市,因為有了強教目光而更加強大!
  醴陵上下重教興學的信心足足、強教強市的雄心勃勃。
  均衡推進的推手給力以赴——認真守住底線,共鑄教育“優質勛章”
  “實話跟大家講,剛纔音樂一響起,我心裡就暖暖的。如果下次株洲市或省里開教育工作大會,我要坐在下麵第一排就好。如果能得這樣的先進,我會很開心。”這是周曉理去年在全市教師節會上講話的開場白。
  周曉理所指的“下麵第一排”,是該市隆重表彰的17位重教興學功勛人士,同時表彰的有“十佳師德標兵”和122位“優秀教師”。
  周曉理很仰慕地說,全市教育高位均衡推進,離不開這樣給力以赴的多元推手,為了所有孩子不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義不容辭守住公平底線,盡心儘力鑄造盡善盡美的“優質勛章”,可敬可佩!
  今年3月,該市把教育獎項列入了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表彰程序,樹起孫家灣、浦口、板杉、石亭、黃泥坳等5個鄉鎮和街道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先進推手。
  孫家灣鄉黨委書記張承誼是全市唯一的在這兩次教育大獎中都坐上了“下麵第一排”,一次是接受個人“功勛獎”,一次是捧回集體“推進獎”。同時,該鄉西岸村原黨支部書記凌邦文也獲得個人“功勛獎”。
  記者前去一探究竟,感受到該鄉8所中小學校不僅環境幽雅,而且內涵優雅,該鄉中心學校校長潘水兵揭秘說,這是持之以恆“群策群力抓教育,減負提質抓教學”帶來的新變化,在孫家灣種出了醴陵教育的一棵“朴實有華的常青樹”。
  張承誼說,“合格學校建設,黨委要掛帥,爭資勇當先,聚力促發展”,這是我們爭創教育強市示範鄉鎮的工作底線,為此制定了孫家灣教育發展目標綱要,特聘助教有識之士擔任中小學校榮譽校長和道德講堂講師,現在好多企業主動來議教支教,把企業文化理念和社會公德底線一併滲透進來,對學生起到了“陶冶心靈,潤澤人生”作用。
  醴陵市改善辦學條件,今年改革教育投入管理體制,義務教育投入實行“以縣為主、縣鄉分擔”,教育經費實行“縣管校用、直撥到校”,嚴控非生產性開支,確保每一分錢花在教育事業的刀刃上。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至關重要的推手是教育本身。蔡周良市長揮動雙手向記者比劃,一手代表教育部門,一手代表教師隊伍,強調這兩手務必協調好,既要守住“生本”底線,又要走好群眾路線,推動建立現代教育體系,完整而全面地促進人的發展。
  教育部門不辱使命,近年探索出片區督學責任區建設“醴陵模式”,把全市263所中小學校按照地域相鄰關係,設立東、南、西、北和城區五大片區督學責任區,實行辦公場所、人、財、物獨立及編製、賬戶、經費單列,配備一批專職督學掛牌源頭督導,開展陽光服務,促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入學會學、每一位教師都能樂教善教、每一所學校都能發展進步。
  此舉,跳出學校辦教育,跳出教育評教育,走出“管、辦、評”相分離的教育改革可行之道,打破我國許多地方長期以來“教育行政強、教育督導弱”的管理狀態,把政府教育督導與教育行政鍛造成了驅動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雙軌”和“雙輪”,教育部向全國推介了醴陵的作法,全國各地來醴陵考察學習的已達122批、2807人次。
  那麼,如何增強教師隊伍這隻推手的推力呢?
  醴陵市將“三好教師”標準和“三名工程”方案,納入“教育三年攻堅計劃”,設立名師及名校(園)長工作室,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以今年2號文件明確評選標準、表彰辦法及應盡義務。
  而明文規定的一票否決條件,特別強調“零容忍”的內容有體罰、猥褻學生及參與打牌賭博、違規家教、補習培訓等行為,這也是對教師守住職業道德底線的無聲吶喊,目的是要建設人民信賴的德藝雙馨的教師隊伍。
  採訪當中,當地教師不止一人這樣對記者說,市委書記周曉理不止一次地大聲疾呼——教育這個職業是天底下最乾凈的職業,校園是我們社會應該堅守的永遠的凈土,學校不能受污染 ,老師不能受影響!
  教師隊伍如何守住“信賴”的底線?
  “立德樹人”,教師首先得“立德”;“人才為本”,教師必須是“人才”!
  市教育局為之孜孜以求:要求全體教師秉持快樂德育、人文智育、陽光體育“三育理念”,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與學生共同成長和進步。
  在求解破題之中,積極運用醴陵市委取得的“連心解困”大走訪這個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具體化成果,把握校內校外兩個大局,以市教育陽光服務中心為支撐,形成片區督學責任區帶片區教研聯組並負責督導鄉鎮及街道中心學校全面工作的教育綜合改革大格局,力鑄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優良之師,使之融入群眾接地氣、化作時雨育桃李。
  “有困難,找服務站點、兩小時到位”,這是教育陽光服務的承諾,實現了市局教育陽光服務中心與各個市直學校、鄉鎮和街道中心學校服務站及150個完小以上學校服務點三級聯動。局機關和城區幹部、教師帶頭開展“住、比、幫”活動,每季到農村結對學校住兩晚以上,比各自的工作環境、生活待遇和吃苦精神,落實幫扶目標任務,並要求整個教師隊伍“靠近書桌,遠離牌桌;靠近課桌,遠離酒桌;靠近學生內心,遠離個人私心”,現在,敬業愛崗,無私奉獻,蔚然成風。
  在今年的醴陵市網格化大走訪中,教育系統興起“千名黨員進網格,萬名教師搞家訪,十萬日記寫民情,首遇責任大落實”的熱潮,每位教職員工聯繫、走訪家庭不少於10戶,每位校長聯繫、走訪家庭不少於30戶,拉近了學校與社會、家庭及幹部與教師、教師與學生的距離,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打牢群眾基礎。
  “同課異構”、“同課重構”……這是記者在該市薑灣小學見到的和美科教研習之風。市教育局教研室幹部與學校教研組及片區教研聯組,就該校“一三四X”創新性學習課改新方案展開研討。
  這種模式正是以“人文智育”理念推動素質教育內涵發展的碩果,使該校一舉成為我省四大課改湘軍之一,成為全國的教育科研、新課程改革先進單位,入列全國百強特色學校。
  而這種自成流派的教育教學風格,最主要的取決於該校教師課改聯盟,這是一個由課改聯盟組長與教師雙向選擇而自發組成的理想的合作群體。而這種真誠合作的精神種子,已在全市各個片區教研聯組開花結果,片區校際之間結成了“高效課堂”戰略聯盟,推動城鄉課改一體深化。
  薑灣小學教師說,能夠成為理想的合作群體中的一員,是因為我們有一位能夠影響群體來實現理想教育的理想校長胡文權,進而把我們學校辦成了群眾心目中的理想學校。
  “國家把整個的學校交給你,要你用整個的心去做整個的校長。”這是陶行知先生心中的理想校長所要堅守的底線。
  醴陵的校長們從這個底線開始,全力前行,步步為營,為學校創造了迷人的奇光異彩。
  該市長慶示範區中心學校校長楊訪春用整個的心去辦“兩型”學校,辦出了“幸福教育”——“幸福校園”清新雅緻、溫馨和諧,“幸福課堂”教學相長、合作民主,“幸福學生”人格完善、樂觀進取,“幸福教師”健康積極、智慧優雅,令人大開眼界!
  均衡推進的多元推手,無一不在認真守住各自的底線,竭盡所能,奮發有為,凝聚了正能量,從而守住了教育公平底線。
  該市桃花小學校長鐘森林扎根邊區、山區、庫區數十載,期間手術切掉半個胃,離開手術台就上了講臺,成了“感動株洲”的十大人物之一,獲得株洲市政府頒發的“馬安健教育獎”。
  全市已有50多名教師納入或入選株洲市的青年教育英才成長計劃及創新教育十大青年教師和百名優秀教學能手。
  大江大河,有了涓涓細流的匯入,才有了波瀾壯闊的美麗畫捲!
  桃園芬芳,有了枝枝葉葉的托舉,才有了奼紫嫣紅的動人春色!
  鑒賞醴陵教育美得動人的“優質勛章”,最美麗的是“底線”,最動人的是“給力”,你說呢?
  統籌一體的一脈相承貫通——壯我教育長青,升級人生“花樣年華”
  “教育就要普惠人民,教育就是最大民生”;“一切為了人民,夢想便有了牢固的根基”;“人人出彩,中國夢之醴陵篇章更精彩”……
  醴陵市壯我教育長青的強音,鼓舞人心,催人奮進,激勵全市上下為打造發展升級版添光彩。
  市教育局奮起將教育教學質量的檢測標尺面向全體人民,統領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高教育“三級跳遠式發展”,統籌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三教一體化推進”,協調全市人民的人體與智力與時俱進發展,一脈相承貫通,升級人生“花樣年華”。
  “三教”統籌,成績可圈可點:全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先進地區、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以及建設教育強市和職成教育、學前三年教育、特殊教育和課改等全省先進,相繼成為與這些殊榮有關的全省幾個教育工作專題會議主現場……
  每一項桂冠的摘獲,每一場榮光的展示,都是對醴陵人民滿意度和幸福感一次實實在在的提升。
  不久前,該市又將全國首批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合格縣獎牌收入懷中,因為去年順利通過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檢”。
  而當時很少人知道,該市“國檢”綜合得分位居全省前列,再次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教育答卷。
  而對於為這份答卷充分發揮了部門職能效應的市教育局,當地人民和黨委政府為其記上了首功。
  去年,該局首次在全市政風行風評議中獲得第一名,首次評上了株洲市文明建設紅旗單位,至今已連續3年在全市領導班子績效考核中獲評第一類。
  “三教”統籌是面向人生幸福的全程教育人文關懷,為確保人人終身“有學上、上好學、學得好”,醴陵市對照教育現代化要求,整體提升辦學水平。
  在學校薄弱之處加強,更進一步,再進一步,著力抓好學前教育、促進義務教育、提振普高教育,大力發展職成教育……
  在這其中,市教育局負責人表示,做好“雪中送炭”角色,把當好廣大群眾和全體師生的服務員當作自己的最大追求。
  “在醴陵,神福港等鄉鎮辦學條件相對滯後,近年市裡將其列為農村薄弱學校改造行動的重中之重。就我們神福港而言,去年把西塘坪小學等幾所學校改造好了,今年在神福港中學投資300多萬元新建一棟標準化教學大樓,建成後我們農村孩子真正像城裡孩子一樣擁有優質教育資源。”來到神福港中學採訪,該鎮中心學校校長林鐵良感嘆說,“從教30年,近年來領導重視薄弱學校改造的力度特別大,不單我們醴陵市的各級領導常來督促改造進度,連株洲市教育局局長鐘燕等上級領導也深入到我們這個窮鄉僻壤考察,及時送來了‘陽光雨露’”。
  為夯實基礎教育基礎,從學前教育入手更進一步抓好,該市一方面通過改建和新建一批公辦幼兒園,做到兩年內鄉鎮及街道公辦中心幼兒園全覆蓋,另一手加快推進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建設,全市幼兒園現發展到447所,普惠性幼兒園占到80%以上,一年入園鞏固率100%,三年入園率達92%以上。
  再進一步促進義務教育高位均衡發展,該市制定並著手實施標準化學校建設整體規劃,建好一批示範學校,有針對性地恢復一批農村小學或教學點,方便孩子就近入學。同時,繼續實施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對口幫扶制度,推動校際間豐厚的優質教育資源大融合。
  而對普高教育更高看一眼,因為,這是基礎教育“三級跳遠式發展”的終點質量檢閱。
  市委書記周曉理在醴陵一中調研時直言不諱:“我也知道不能單以高考為論,但是高考是衡量教學質量很重要的一個內容,也是相對來說比較公平的一個平臺,那麼,你說社會重視不重視,你說家長關註不關註。”
  為此,該市今年特別制訂高考質量“三年攻堅計劃”,深入推進高中課程改革,切實加強高中質量建設。同時,探索特色、普通、綜合高中協調發展機制,形成多渠道升學、多樣化成才的普高辦學模式,堅持“一校一品、多元發展”,重點打造科技、體育、藝術等特色高中,全面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醴陵一中實施精品戰略工程,持續發力“創新實驗”項目攻關,建構了“五元四驅”高效課堂學習共同體,成為我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樣板學校和全國的特色高中培育學校、科技創新實驗學校,還被列為我省體育後備人才重點學校,獲得全國青少年體育工作先進單位。
  方勇校長把記者引向新建的青雲書院介紹道,為把全市省級重點及示範性高中學校建成更有特色的學府,市政府全額撥款5000萬元,建設一中、二中、四中的新圖書館。
  “把房子建在樹林里,讓樹木長在房子里!”青雲書院依山就勢建造,群樓自成天然氧吧,在人們仰望的目光里,於濃濃的綠蔭中勃發古韻新風,活生生一本彰顯生命質量的教科書,攤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教育箴言,實在令人驚艷!
  更令人驚艷的是,醴陵“三教”統籌中有一個共同點——“書不離手、畫不離筆”,無論大人,還是小孩。
  這個只有醴陵才有的教育現象,緣於該市陶瓷、花炮兩大傳統文化產業繁榮壯大而天然生成。
  淥江中學是該市目前辦學規模最大的公立初級中學。記者跨入校園,只見全體師生自有一種“陶然”氣質,原來該校尋求校本課改突破,增添了書畫和瓷藝教學功能室,學生小小年紀練達“陶藝”本領,身心獲得“陶冶”樂趣,精神得到“陶然”提升,不禁為此別具匠心的育才方式而“陶醉”其中濃厚氛圍。
  與此不同,這種“陶然”的氣質,昭顯在職校學生身上,一個個儼然就是“德藝雙馨”的藝術大師。
  醴陵陶瓷煙花職校是湖南陶瓷職教集團龍頭,創新打造了陶瓷工藝專業基於工作過程的校本課程體系,眼前五彩繽紛的實訓課堂,簡直就是紅紅火火的生產車間,學生和教師的優秀作品一起進了學校陶瓷藝術館展廳,讓前來觀瞻的大師也為之叫好!
  郭米紅校長說,學校專業對著園區開,開辦陶瓷工藝、花炮生產與管理、汽車運用與維修等專業16個,深度開展“校企一體、工學交替”產教合作,辦學以來輸出4萬多初級及中級技術人才。
  醴陵市註重增強中等職業教育基礎能力,深化內涵,著力外延,以市職教中心為主體,各職業學校、鄉鎮農校和社會培訓機構為補充,立體構建現代職成教育體系,形成城鄉社區終身教育網絡,努力爭創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示範縣。
  現在,陶瓷煙花職校升級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評為“大國教育之聲——全國最具影響力的職業院校”。同時,省輕工高級技工學校正在籌建湖南陶瓷技師學院,全市涌現德才職校等一批全國民辦先進職校及中華職業教育名校。
  順應當今社會學習化時代潮流,各個職校毫不猶豫地把學校大門面向千家萬戶敞開。
  依托陶瓷煙花職校,該市於2012年成立社區學院,全市32個鄉鎮、街道及經開區、示範區相應設立社區學校和教學點。學院終身教育服務指導中心還與全國各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合作開展免費遠程教學,課程涵蓋各個年齡階段學科領域,這讓全體人民足不出戶,點點鼠標,也能和大學教授見上面了。
  兩年多來,社區學院舉辦講座、培訓等大型活動數百場,每一場都讓大家內心震撼——終身教育是惠及每個人“從搖籃到墳墓”一生過程的幸福教育。
  當地群眾對記者說,自從終身學習成了自覺需求,覺得人生永遠擁有“花樣年華”,渾身都是朝氣活力。
  “淥江淥水綠悠悠,一枝文筆點春秋。”
  淥江之畔,文筆峰下,位處於此的車頓橋社區學校傳來歡歌笑語,記者循聲而去探訪,驚訝地發現,這裡的居民竟能與來自該市老年大學和書畫協會的藝術大師賽才藝,有的抖擻精神揮毫潑墨,有的亮開嗓子對唱詩詞歌賦……
  說起“我們醴陵”經濟強市的強教之舉,當中有人先聲步韻放歌——
  “優教優先情深深,文濤巨筆寫公平!”
  這是發自醴陵人民的共同心聲。
  這是對醴陵回應群眾期盼、促進教育公平的最好點評。
  “入夢東風,允放周蓮宋杏”——還看今朝,醴陵教育的文光大開異彩湛碧空!
  “歸心德政,精描舜日堯春”——展望明天,醴陵經濟的華光更加熠熠耀神州!  (原標題:東風灑雨露 會人天地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r66rrpoo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